噬菌体基因组测序——艾柏森生物

2025-08-15
0

首页服务展示-2.jpg

噬菌体基因组测序是通过提取噬菌体DNA,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(如Illumina)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,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,以了解其基因功能、进化关系及潜在应用价值。以下是其主要流程和要点:




一、基因组DNA提取

方法:常用酚-氯仿-异戊醇法或商业试剂盒(如λ噬菌体DNA提取试剂盒)提取高纯度DNA

质控: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DNA完整性和浓度。




二、测序技术

平台:主流为 Illumina(如HiSeqMiSeq),通量高、成本低,适合短读长测序。

流程:DNA片段化建库测序生成原始reads

示例:

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Bsu-yong1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,基因组全长43,590 bp

屎肠球菌噬菌体1A11测序显示其基因组为42,750 bpGC含量34.71%




三、生物信息学分析

基因组组装:
使用如 UnicyclerSPAdes Soapdenovo 将短读长拼接成完整基因组。

基因注释:

通过 RAST服务器 或 GeneMark 预测开放阅读框(ORF)。

功能比对:BLASTp/NCBI数据库注释基因功能,如毒素/抗毒素系统、结构蛋白等。

安全性评估:
筛查耐药基因毒力因子(如ResFinderVirulenceFinder工具),确保无潜在风险。

进化分析:

构建系统发育树:基于末端酶大亚基(TerL)或全基因组序列,使用MEGA软件分析亲缘关系。

示例:杀鲑气单胞菌噬菌体Asfd-1通过TerL序列比对,归类为肌尾噬菌体科。




四、应用与案例

宿主特异性:如铅黄肠球菌噬菌体Ecf_virus_SZ01仅感染特定菌株,基因组与已知噬菌体相似性极低,具治疗潜力。

新型噬菌体发现:屎肠球菌噬菌体1A11无耐药基因,为噬菌体疗法提供安全候选。




五、挑战与展望

技术限制:短读长测序可能遗漏重复序列或结构变异,需结合长读长技术(如PacBio)优化。

功能验证:需通过实验验证预测基因的功能(如溶菌酶活性、宿主识别蛋白)。




总结:噬菌体基因组测序整合了分子生物学、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,为理解噬菌体-宿主互作、开发抗菌疗法和合成生物学工具提供了关键基础。